摘要:【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出身绿党的德国新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自上任以来已多次打出“价值外交”的大旗,号称要在“尊重人权”的条件下与中国合作。12月29日,她又呼吁欧盟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对莫须有的...
【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出身绿党的德国新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自上任以来已多次打出“价值外交”的大旗,号称要在“尊重人权”的条件下与中国合作。12月29日,她又呼吁欧盟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对莫须有的新疆“强迫劳动”产品实施进口禁令。
有政府高官的强硬表态在前,工业巨头西门子的总裁博乐仁(Roland Busch)发出警告,呼吁“相互尊重”,不要同中国发生冲突,如果禁令成真,那么德国的能源转型可能会受到威胁。
据《南德意志报》12月30日报道,博乐仁在采访中先肯定了中国的成就,称“中国确实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国家。20年来,中国使十亿人摆脱了贫困,并造就了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接着,他把话题转到了新外长力推的“禁令”上,称贝尔伯克尚未就这一问题同他取得联系。在他看来,对抗性的外交政策并不能解决问题。他还警告,如果实施出口禁令,这可能意味着德国不能再从中国进口光伏电池——能源转型也将中止。
这不是德国新外长第一次试图用“价值外交”敲打中国。早在上任之前,身为绿党联席主席之一的贝尔伯克在谈及对华外交时就表示,自己追求的所谓“价值导向外交”将会是“对话和强硬的结合”,还称欧盟不应在经济方面“小看”自己,而是要“统一口径”利用欧盟的经济影响力与中国打交道。
此后,在12月11、12日举行的G7外长会议上,贝尔伯克称,七国集团一致认为,中国既是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竞争者和体制对手”,希望在“公平”、“尊重人权”的条件下与中国合作。
安娜莱娜·贝尔伯克 德媒图
与贝尔伯克相反,博乐仁一直倡导中德合作,不应用政治议题绑架经济活动。上月,他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人权问题首先是政治议题,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看法更应在政治层面上进行讨论,而不应该转嫁给经济界。德国应该制定自己的方针,这样才不会成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皮球”。
曾在中国工作两年的他当时指出,亚洲生活着大约40亿人口,即人类总数的一半。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个地区会贡献超过全球一半的经济发展总量。无论是在气候保护、数字化、新冠疫情和人口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在这个面对许多巨大挑战的时代,问题的答案只能在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中找到,尤其是在中国。
这次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博乐仁表示,贝尔伯克并未就所谓“强迫劳动”产品禁令一事同他取得联系。虽然他对绿党在推进能源转型以及气候、环保等议题上持乐观态度,但他觉得绿党应把握好度。博乐仁以煤电为例称,他们最早可以在2022年就淘汰煤炭,但那之后德国的电就要不够用了,即便是电动汽车也不都是在用绿电充电。
他说:“只有不那么教条,才能快速取得进步。”
对于贝尔伯克此前的“强硬”路线言论,中国驻德大使馆发言人12月2日回应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士看待中欧、中德关系愈发强调分歧、差异,甚至上升到制度竞争层面。但当前中欧、中德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并不比50年前更大。相较彼时,今天双方合作面和利益交集显然更大。我们愿同德国新政府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推动中德、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发言人表示,希望德方个别政客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和中德关系,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把精力用在推动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上,做两国之间的“建桥者”而非“建墙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