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3:28:23 | 浏览:591
提起西门子,我们都认为它是一个高端家电品牌;事实上,西门子有许多业务,如发电、配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基础设施,以及流程工业和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这些业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西门子成立于1847年,已有172年的历史,国际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目前,它在世界各地有数百家工厂和研发中心。其主要业务集中在工业、基础设施、能源、医疗等行业。它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万名员工,实力雄厚。目前,西门子已经在中国默默扎根上百年,2020财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73亿欧元,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西门子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竭诚与中国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门子的创始人是维尔纳·冯·西门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生于德国汉诺威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中12个孩子中排行第四。因为家境贫困,维尔纳在念完中学后参军。维尔纳在服役期间对电报技术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发明了在十九世纪间流行一时的指南针式电报机。后来西门子因为跟他人决斗被判5年徒刑。在监狱中维尔纳建设了一个小型的电子实验室,进行了一些电学方面的研究。后来,维尔纳发明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即指针式电报机。同年,他和他的合伙人成立了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西门子的前身)。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十几名员工。然而,随着这些发明专利的商业化,该公司很快走上了正轨。1866年,维尔纳·冯·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由西门子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完成了人类第一台自励式直流发电机。同年,西门子还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这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化的进程,开启了电气化时代。作为这项技术的所有者,西门子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电气设备制造商。可以说维尔纳不仅是一个商业天才,也是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从电气化铁路到电灯,再到世界上第一部电梯的制造,西门子一直在扩大其规模。1890年维尔纳退休,此前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授予其贵族称号。西门子的名字也被用来命名电导率的单位。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维尔纳敏锐地意识到,X射线势必会对医疗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他开始对X射线进行研究,仅仅一年后,西门子就生产出了第一台用于医疗诊断的X光机。这台X光机使西门子成功进军医疗领域,名声大噪。
1897年,西门子和哈尔斯克(Halske)联合成立了公司S&H。1919年,S&H和其它两家公司共同成立了欧司朗灯泡公司(Osram Lightbulb Company)。1923年,成立了日本分公司。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之间,S&H开始生产收音机、电视机和电子显微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S&H被卷入了德国的秘密战备。 在1937年至1938年间(日军对南京城进行南京大屠杀),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公司员工拉贝以外国人的特权身份,在中国南京建立南京战时安全区保护了约25万中国平民。
战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S&H开始生产计算机、半导体设备、洗衣机和心脏起搏器。1966年,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成立。 1967年,西门子股份公司和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白色家电的合资企业博西家用电器公司(BSH),后成为德国和西欧家电市场的领导者。1980年,公司的第一台数字电话交换机下线。1988年,西门子和通用电气收购英国防务和技术公司Plessey。因为Plessey公司的持有人分裂,因此西门子接收了其航空电子、雷达和交通控制部分,并更名为Siemens Plessey。1990年,西门子收购了陷入困境的利多富(Nixdorf)计算机公司并更名为西门子利多富信息系统股份公司(Siemens Nixdorf Informations System AG)。这家公司在Gerhar Schumeyer的领导下已经开始盈利。1997年,西门子推出了第一款彩屏GSM便携式电话。同样在1997年,西门子同英国宇航公司(British Aerospace)和DASA达成协议向他们提供Siemens Plessey生产的防务装备。英国宇航公司和DASA分别负责英国和德国的军事装备的采购。1999年,西门子的半导体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同年,西门子利多富信息系统股分公司成为了富士通-西门子电脑公司的一部分。2004年西门子移动向市场推出65系列移动电话,良好的用户界面,人性化的操作,实用的功能设计使65系列手机广泛受到欢迎,但由于软件问题使得西门子手机不得不招回,并在一年后的收购埋下了伏笔. 2005年,台湾的明基公司收购了西门子陷入财政危机的移动电话公司并排他性地获得了五年使用西门子商标的权利,全名为BenQ-Siemens。在将移动电话公司转让给明基之前,西门子投入了2.5亿欧元并注销了总值为1亿欧元的资产,西门子同样获得了明基5%约为5000万欧元的股份。
中国的支柱产业技术与西门子的不解之缘
山东的刘振亚执掌国家电网后,他又为之定下了“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奋斗方向;特高压显然给了他一次超越世界的好机会,因此他不无自豪地向媒体宣称:“世界上的高速公路,是西方最先搞的;电力高速公路,是中国最先搞的;我们要搞的国家电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压等级最高的,是世界头一份、独一份。”而在收购平高、许继后,他又在内部讲,国家电网要打造中国的西门子……,为此,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南瑞集团等在世界崭露头角,南瑞也成为国外重大电力工程招标可以与ABB、西门子、施耐德齐名的入围中国的品牌。
同时2004年中国的高铁也与西门子发生了一个被写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科书的经典案例。关注我,下篇和大家介绍中国高铁与西门子的故事。
一.西门子冰箱怎么样?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电气电子知名企业之一,西门子冰箱的品质较好、外观更经典、品质更佳、噪音更小、保温保鲜效果在同类品牌中属佼佼者。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西门子电冰箱箱体较厚,这在冰箱中算是优势,作为冷藏时,会有很大的
澎湃新闻记者 邵文工业制造巨头西门子已与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供应商英伟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在工业环境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6月30日,记者获悉,西门子和英伟达计划连接开放式数字业务平台Xcelerator与3D设计和协作平台Omniverse
提起西门子,我们都认为它是一个高端家电品牌;事实上,西门子有许多业务,如发电、配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基础设施,以及流程工业和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这些业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西门子成立于1847年,已有172年的历史,国际总部位于
“我和贝索斯都认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工作机会,西门子有38万员工,亚马逊有30万,但亚马逊每创造一万个工作机会就要挤掉一万五千个工作机会。”《财经》记者 韩舒淋/文 马克/编辑2018年3月27日,凯飒在北京接受《财经》专访61岁
2014年9月27日,在位于北京新源街的西门子品牌直营店内,博西家电就股权变更的情况做出了官方的说明。为了参加此次官方说明会,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CEO盖尔克先生专程从德国慕尼黑赶回北京,在说明会上对大家都较关注的问题,一一作
楚天都市报9月10日讯(记者高东起 通讯员刘娟涓 张争)9月10日,2020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创新峰会隆重开幕。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Lothar Herrmann),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落地创新,共助韧性发展》的演讲,他说创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旭田 北京报道中国的“双碳”目标不仅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经济社会系统化、规模化的减碳提出了新的要求。刚刚履新不久的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欧洲最大工业集团之一西门子股份公司近日宣布“下一代公司管理层”,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去年10月正式履新副首席执行官的博乐仁(Roland Busch,55岁)将接替现年62岁的凯飒(Joe Kaeser)成为新一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门子称,
像手机的苹果iOS系统一样,德国制造巨头西门子股份公司(下称西门子)正在打造工业制造领域的操作系统。这个基于云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叫做MindSphere。“如果你想要一个粉色的冰箱,要三分之二(体积)的冷冻、三分之一的冷藏,冷冻的部分还要特殊
注:各大公司财政年度的起始时间不同于自然年,因此会出现财政季度、年度等与自然年不一致的情况。工业、电气、自动化
1、事件:西门子和微软宣布合作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工业生产力根据西门子官网信息,西门子和微软正在利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工业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运营生命周期中推动创新和效率。双方正在合作将西门子的产品
继一年前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中心在成都高新区落成之后,5月21日,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也在同一地点正式启动。该创新中心将融合智能制造的创新与研发,汇聚离散与流程制造软硬件技术的创新,成为集创新中心与数字化工厂于同一城市的示范基地。说
记者 | 周小飏 何苗苗编辑 | 杨悦 张慧作为西门子新架构下三大运营公司之一的天然气与发电集团,仅存留一个多月后,仍然没能逃脱被剥离的命运。5月7日,西门子宣布剥离旗下油气与电力集团(GP),将其单独分拆上市成立新公司,并转让其在西门子歌
文|周小飏编辑|张慧在距离旧金山24英里的加州圣拉蒙,美国通用电气(GE)在七年前悄悄地设立了一个数字化中心。GE时任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招募了数百位软件工程师,为的是将GE变成“全球十大软件公司之一
本地化部署能力不足所引发的数据安全担忧是西门子MindSphere在华推广的最大挑战,其落地伙伴阿里云的类似产品亦与其构成潜在竞争《财经》记者 韩舒淋/文 马克/编辑全球业界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工业云平台之一落地中国市场一事终见分晓。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