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史上最特殊的阅兵:德国兵临城下,斯大林为何却在红场举行大阅兵

2022-12-06 21:34:24 116

摘要:1941年11月,在百万德军包围莫斯科之际,斯大林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决策。如期在莫斯科红场开展阅兵,并且这场阅兵将会通过无线电的方式,向全世界实时播放。对此,所有知情的苏联将军都惴惴不安,尽管在这其中斯大林向朱可夫下达死命令,...

1941年11月,在百万德军包围莫斯科之际斯大林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决策。

如期在莫斯科红场开展阅兵,并且这场阅兵将会通过无线电的方式,向全世界实时播放。

对此,所有知情的苏联将军都惴惴不安,尽管在这其中斯大林向朱可夫下达死命令,要求他无论如何,都要在红场阅兵之时保护好莫斯科的安全。

可是战场不是儿戏,在战场中阅兵,像这样挑衅敌人的举措,真的不会引起德国的愤怒吗?

此时德国人距离莫斯科只有不到数十公里的距离,用望远镜就能看到克里姆林的星星,在如此冒险的情况下发起阅兵,到时德军轰炸红场,又该如何应对呢?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签署“巴巴罗萨”计划,剑指苏联。

因为事发突然,德军以350万优势兵力,打得苏联猝不及防。

如潮的德军涌进苏联各个城市,尽管苏联98个师兵力奋力抵抗,却依旧无法阻止德军前进的步伐。

7月16日,距离莫斯科只有360公里的斯摩棱斯克就已经被插上了德国纳粹的军旗。

对于这一幕,身处狼堡的希特勒高兴至极,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他们占领苏联的第一步。

9月,随着苏军的连战连败,基辅沦陷,希特勒叫嚣道“德军将会在4个星期内打到莫斯科,莫斯科将会永远从人类文明中消失”。

希特勒定制的“台风”计划,也由此吹向了莫斯科。

紧张的情绪,在莫斯科城内蔓延,在每一处墙上都张贴着巨大的海报,每张海报上都用大字写着“你为打跑莫斯科的敌人,做了什么?”

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动员城内的老百姓。

在德国纳粹的攻势下,苏军节节败退,180万人机械化部队兵临城下,在重兵的包围轰炸下,苏联数百万民众快速集结,迎接这场人类最大的莫斯科保卫战。

可是,在敌人优势兵力的轰炸下,莫斯科军民情绪十分低沉。

其中列宁遗体被搬出红场,运往古比雪夫,一些政府部门,也进行了迁移,而莫斯科也如一叶小舟处于狂风暴雨中,随时可能会被覆灭。

大量的工厂因此敌人的重兵压阵而停工,电车、地铁停开,莫斯科的马路上堵满了撤离的汽车,恐惧的人们只能不断祈祷,甚至有人开始了对各个商铺的抢劫。

见此状况,德军间谍为了瓦解莫斯科人民的意志,放话道“斯大林放弃了莫斯科”,“苏联的最高统领斯大林早就抛下莫斯科的人民,离开了莫斯科”。

此时恐惧的情绪一天比一天更盛,而前线的士兵也因为长期的失败,沮丧不已。

对于这一情况,斯大林也为此思考着。

10月28日,斯大林叫来了莫斯科军区司令与空军司令,开门见山的问道。

“11月7号,就是十月革命纪念日,我们要不要在红场举行阅兵仪式?”

斯大林的话,打得两人猝不及防,敌人就在家门口,部队都在前线,苏联的局势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谁还有心思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倘若在阅兵时,德国的飞机突然出现,在红场上空扔下几颗炸弹,那么多的士兵,那么密集的人群,到时苏联真的就要玩完了。

可相较于其他人的担心,斯大林显然有他自己的打算。

进入10月后,此时苏联的天气骤降,多雨多雪的天气,让德国引以为傲的军队,因为泥泞的道路,举步维艰。苏联的情况并不像一些人想的一样那么悲观,但是当前苏联的士气却成了是否能赢得这场卫国之战的关键。

几番思索后,斯大林拍板宣布“无论如何,11月7日红场阅兵一定要进行。”

在勒令众人一定要保密的情况下,斯大林还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红场阅兵当天,对全世界实时广播,而着也意味着,全世界都能听到莫斯科红场阅兵的动向,这其中就包括下令出动德军向苏联发起进攻的希特勒。

斯大林为什么要做出那么疯狂的举动?只是这样的防卫真的可以抵达德军,对红场的轰炸吗?

问题萦绕在每个人心头,而红场阅兵也在敌人的声声炮火中,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截止11月上旬,苏联军队因为德军的进攻,已经损失高达400余万人。

不仅如此,德军还出动了两千多架飞机,不断对战区进行轰炸,战线的快速推进,让希特勒对此十分满意。

在一次公开发言中,希特勒表示“11月7日,就要到了,听说这一天,是苏联十月革命的第24年纪念日,但苏联已经用不上了,马上德军就要占领莫斯科,到时候,为了庆祝德国的胜利,我将要在莫斯科红场检阅德军部队。”

希特勒的话,让所有苏联人愤怒不已,但眼下的节节败退却让他们满是沮丧。空军司令部政委看着当前的局势,给斯大林打来了电话,他表示,德军进攻步伐愈来愈近,他要求将司令部撤离。

听到电话那头的要求,斯大林沉默了许久,随后问道“司令部的人有没有铁锹?”

斯大林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什么?”

斯大林再次开口“让所有人都给自己挖好坟墓,传我命令,所有人都不允许后退,就算是战死,也一定要牢牢的钉死在阵地上,我斯大林也将与莫斯科共存亡。

11月6日,此时距离红场阅兵只有一天,为了保证红场阅兵行动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开始,苏联最高统帅部,按照事先划定的名单,在当天晚上11点,对部分检阅部队进行了通知。

随后,将这些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集中到了火车上,并给出解释“莫斯科的民众,都想看看,保卫苏联的将士们,是如何开赴战场的”。

尽管所有人,都为之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此时敌人来势汹汹,今天他们还拿着枪作战,说不定明天就不在人世了,对于这种过场形势,他们全然不在意,到车上倒头就睡了。

11月7日早上,一列一列的战士,在火车的拉运下抵达。

这天早晨,莫斯科的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天气很冷,可在红场周围却围绕着大量闻讯而来的数以万计的民众。

按照以往红场阅兵的习惯,阅兵仪式一般将会在早上10点开始,但是这一次,一直到却没有告知阅兵开始的时间,只是到最后一刻,才知道,阅兵时间提前了两小时。

当部队踏着音乐走上莫斯科的红场时,余光中聚集着大量的民众,此时这些方阵中的士兵大多都是从前线赶回来的士兵,很多人衣衫不整,全身上下都沾染着泥土、炮灰。

“同志们!今天是在莫斯科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

这时,所有人如梦惊醒,原来他们是在参加着红场阅兵。

不经训练的步伐并不不整齐,可是场下却没有一个民众对他们报以质疑,当士兵们的皮鞋,与红场上的石头路碰撞,发出铿锵铿锵的声音,如同密密麻麻的雨点打在人民心里时,场下民众沸腾了。

眼前的这些人,是守卫他们祖国的英雄!

为了表达感谢,人们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

霎时间,全场爆发如雷般的呼喊,敌人就在眼前,他们已经退无可退,让列宁胜利的旗帜引导他们,将德国的侵略者赶出苏联。

“乌拉(万岁)!”

“伟大的苏联,乌拉!”

“伟大的斯大林,乌拉!”

而与此同时,全场军民同唱国际歌,铿锵有力的歌声,打在了每个苏联人的心上。

而紧跟其后的,还有身着各种颜色服装的部队,身穿军大衣的、带羊毛帽的、有枪的、没有枪的......

可不管什么样,在这场特殊的阅兵仪式中,他们都是苏联人心中最棒的英雄。

而另一边,伴随着无线电,将莫斯科红场上悲壮而又极具感染力的阅兵,通过收音机传递世界各地时,身处前线的苏联士兵在听到震耳欲聋的“乌拉”时,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力量。

除了前线的苏联士兵,希特勒也意识到了苏联在红场在做什么。

对于苏联如此不把德国人放在眼里的阅兵行为,让希特勒愤怒不已,他当即给前线的德军打电话,在电话中,他愤怒地将其臭骂了一顿,指责他苏联就在不远处阅兵,而他为什么,还在这里无动于衷。

随后希特勒要求12轰炸机联队,马上立刻出动25架战机,不计一切代价,一定要将红场夷为平地。

但实际上,对于希特勒的反应,苏联方面早已预料,因此为了保证红场阅兵能正常进行。在阅兵仪式开始之前,朱可夫就收到了斯大林的命令一直在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德国方面的动向。

为了预防德国军队的轰炸,莫斯科附近,朱可夫早都调动了防空高射炮,而为了更为稳妥,朱可夫还调集了2个空军师,共计550架飞机,以此应对德军的突袭。

此时,莫斯科从6号晚上下起的大雪,已经越下越大,让整个莫斯科地区的能见度十分低。

因此,收到希特勒命令的德国军官表示,当前的情况十分不妙,不适合出动空军进行轰炸。

可是希特勒根本不吃这一套“你不要用天气来掩盖你的无能,我给你最后一个机会,来弥补你犯下的过失,让你的部队全部出动,你亲自带队,倘若不然,你就以死谢罪。”

希特勒的威胁,让人根本无法拒绝,在挂断电话的几分钟后,伴随着皑皑大雪,德军的飞机已经飞上了天空,可是早早等候的苏联军队哪里会给他们飞到莫斯科的机会,高射炮早早就瞄准了德军的飞机,而苏军的飞行员为了组织这些疯狂的敌人甚至,驾驶着飞机,一头撞向了德军的飞机。

眼看损失惨重,剩余的空军部队也只能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尽管这次红场阅兵只有两万八千余名士兵参加了阅兵,但是苏联将要战斗到最后的决定,却通过无线电传递到了世界各地。

阅兵结束后,所有荷枪实弹的坦克、士兵直接奔赴战场。

而倍受鼓舞的苏联人民,原本低落的情绪一扫而空,高涨的爱国情绪,让他们也纷纷踊跃报名参军。

11月15日,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起了第二次进攻,尽管在这次作战中,敌军以惨痛的代价,将战线拉到了距离莫斯科只有20公里的距离,可是此时的敌人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了。

在苏联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支撑下,这场莫斯科保卫战很快就迎来了转机。

12月的莫斯科进入了最为寒冷的时候,零下30度的天气,让非本土作战的德国军队,机械化部队实力大减,再加上因为没有足够的御寒工具。

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苏军以惨痛的伤亡代价,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